廣州藝術節“惠民演出”收官,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在江南大戲院上演原創話劇《第二性》受關註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剛剛落幕的廣州藝術節上座率達80%,前後50場演出、3萬張惠民票贏來市民普遍關註和一些吐槽——
  官方發佈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林凱彬報道:18日晚上,隨著探討兩性關係的原創話劇《第二性》在廣州江南大戲院成功上演,“共圓中國夢”——廣州市慶祝建國65周年惠民演出季暨2014年廣州藝術節落下帷幕。據主辦方透露,本屆藝術節的平均上座率為80%,創歷史之最。
  本屆藝術節自9月23日開幕以來,共上演了27台50場演出,涵蓋了京劇、話劇、粵劇等。其中,國家京劇院更首次參加廣州藝術節的展演活動,大型歷史京劇《慈禧與德齡》作為開幕式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受到觀眾的熱捧。本屆藝術節繼續走惠民路線,共為市民提供3萬張惠民演出票。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與去年的藝術節相比,今年的藝術節在劇目方面更貼近潮流,很多年輕人第一次走進劇場,欣賞藝術家的精彩演出。韓國人氣舞團BIBAP帶來的歌舞劇《拌飯》、爵士樂《天下一家》、意大利“美伶美聲”音樂會以及芭蕾舞劇《吉賽爾》等演出現場,都可看到很多年輕人的身影。
  “今年現場觀看演出的市民素質明顯提升,觀演過程中表現得體,具有‘國際範’。”主辦方介紹,大部分觀眾都能按秩序排隊入場,無出現吵鬧及投訴的情況,離場時基本上沒有留下垃圾。
  
  《西關小姐》大受歡迎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 攝
  記者觀察
  廣州藝術節其實能更好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何裕華 實習生 賴斯麒
  演出水平高、持續成為城中關註熱點的廣州藝術節落下了帷幕。羊城晚報記者近日走上街頭,發現對於這場涵蓋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劇、雜技劇、地方劇、交響音樂會等主要藝術門類的“全民藝術嘉年華”,市民有不少反思:免費票的位置能否安排得合理一點?觀演場地的安檢能否人性化一點?文化惠民是否一定要派免費票?……或許,從這些疑問和吐槽里,相關部門能梳理出建議和意見,逐步完善一個全民藝術節,同時為將在11月中旬開鑼的廣東藝術節提供借鑒。
  節目 本土藝術望更原汁原味
  從節目編排上看,本屆廣州藝術節的表演劇目題材和體裁均十分豐富,主辦方巧妙地安排了具有各地風情的表演,滿足了不同人的需求,同時也讓廣州市民通過這些藝術的表達形式去認識和解讀不同的文化。
  記者走訪發現,本次藝術節最受觀眾註目的是中國國家京劇院帶來的《慈禧與德齡》,上座率超過95%。許多廣州老戲骨和戲劇迷都對這出新編京劇表達了贊賞之情,認為它“是國家京劇院的最優秀的作品之一”,“現場觀感效果良好,觀眾反應熱烈”。廣州粵劇演員葛小姐就表示,《慈禧與德齡》“整場戲節奏緊湊流暢,音樂渾厚磅礴,舞臺大氣寫意,燈光的運用乾凈準確;故事情節環環相扣,舞臺表現板塊清晰。”
  而主打歌舞青春方向的韓國歌舞劇《拌飯》,同樣贏得了許多觀眾的心。記者在戲院里觀察,現場觀眾年齡層跨度較大,其中以時尚年輕人為主。有觀眾直言,《拌飯》的表演風格輕快明麗,過程緊湊而詼諧,包括了Rap、街舞、beatbox、美聲、pop music等最in最火爆的元素,還會不斷地與觀眾進行互動,這種舞臺與觀眾席的串聯點燃了整個劇院,觀眾笑聲此起彼伏“停不下來”。網友@魔鬼娃娃抄作業表示,這場秀“high翻全場老少,爆笑連連”,“小朋友的笑聲可謂是‘放浪形骸’,也感染了很多大朋友”。
  不過,作為本屆藝術節的重要一部分——對嶺南文化的表達,如歌舞劇《西關小姐》、粵劇《刑場上的婚禮》等,則引來一些爭議。最為普遍的“吐槽”,莫過於一場表現“東山少爺、西關小姐”風情的歌舞劇,“竟然是用普通話來演唱的”,老廣表示:“唔睇字幕唔知佢唱乜、講乜”。而年輕的觀眾也認為這樣“詞曲不太能體現廣東風格,場景拍出夜上海的味道”、“普通話配東山少爺西關小姐很奇怪”;更有人質疑,這“真的是現場演唱的?”
  廣州人黃先生認為,即使為了更廣泛傳播,也應該做一個廣州話版本的《西關小姐》,不然,再精美的舞蹈編排也很難讓觀眾買賬。
  此外,也有市民留意到:該藝術節演出中並沒有專門針對兒童的劇目。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孩子跟著長輩去看粵劇、看戲劇,這些表演對小孩子來說,可能略顯晦澀無趣。“廣州藝術節是否應該考慮到在穗兒童,創造出合適的機會給他們去感受屬於他們的藝術節呢?”
  惠民 免費票養成不買票慣性
  據悉,主辦方稱廣州藝術節舉辦四年來,累計免費派票突破10萬張,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覺得派票惠民真正有益於藝術演出。
  “作為一個藝術節,應該把宣傳重點放在精品節目上,而非‘免費派票’上。”看過國內外多場藝術演出的姚小姐表示,“以這次廣州藝術節開幕大戲京劇《慈禧與德齡》為例,大劇院外一張大海報都沒有,城中媒體也沒有宣傳這部在境內外一致獲得好評的作品,後來只是羊城晚報在9月24日出了報道。要是多點人知道,商演當天不會出現那麼多空位,我看著都覺得心疼。”
  自掏近千元購入兩張票進場看京劇的張先生向記者說,“好作品就應該購票進場,這才是對藝術家的欣賞和尊重。但藝術節主辦方似乎過於強調‘免費’‘惠民’,同時又沒有向市民做足夠的觀演規則教育。看戲時,舞臺上神色凝重地停頓著,臺下手機鈴聲竟然響了近10秒,真是大煞風景。這不僅降低了同場觀眾的觀演質量,也降低了整台戲的檔次。”
  同時,有市民表示,觀看《西關小姐》的時候,曾有一個礦泉水瓶從二樓扔下來,引起了觀眾席的騷動;韓國《拌飯》現場也有小孩啼哭,影響了觀劇效果;在李伯男導演的《建家小業》劇場里,不時也響起各式手機鈴聲和亮起閃光燈拍攝……
  當然,觀眾素質與免費派票不能互為必然因果,依然有眾多老百姓對惠民免費票“為我們普通市民得以和藝術接觸提供很大的便利”表示贊賞,但當中,也有非購票看節目的市民對該模式提出反思。
  記者在觀看韓國歌舞劇《拌飯》的時候就發現,到表演結束,場內仍有不少空座。同場的市民李先生認為,“身邊的許多人也對這個劇目很有興趣,但總感覺沒有搶到惠民免費票就沒有看劇的動力。免費票會否造成一種‘不買票的慣性思維’?主辦方應認真思考一下。”
  對此,已經七十多歲仍活躍在音樂界的屠巴海老師就曾直言,不能老送免費票,要培養起市民掏錢買票的習慣,“看場電影都是買票的,看演出反而不願意買票了”。
  場地 惠民票多在山頂,老人很難看得清
  本次廣州藝術節來自10餘個國家的36台劇目、64場演出分別均在市內多個戲院內舉行,其中包括:廣州大劇院、白雲國際嶺南大會堂、黃花崗劇院、江南大戲院等新舊知名演出場所。
  最引人註目的,莫過於接連被英國《每日電訊》評為“全球最壯麗劇院”(2014年,第六名)和被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日報《今日美國》評為2013年度 “世界十佳歌劇院”的廣州大劇院,首次加入免費派票行列,共8000張門票送到羊城街坊手中。其不僅承載了開幕大戲——中國國家京劇院《慈禧與德齡》,也“包攬”了廣州歌舞劇院音樂劇《西關小姐》、廣州芭蕾舞團《吉賽爾》、廣州粵劇院粵劇《刑場上的婚禮》等優秀劇目。
  到高大上劇院看藝術精品,姚小姐一行近20人早早購票,在9月24日晚進場為其好友何冀平編寫的作品《慈禧與德齡》捧場。“當晚,我們每人捧著一小束百合花,打算演出結束後送給演員和編劇導演,結果,入場安檢的時候被攔下來了,說不能帶鮮花進場。這個莫名其妙的規定讓我們都很尷尬。”在美國生活多年的姚小姐向記者說,“不能帶花看表演”的規定在國外是聞所未聞。
  同時,也有首次到大劇院觀演的老百姓認為,由於“平常很少到這麼高大上的地方”,不熟悉場地位置設置,搶到的免費票又在“二樓山頂”,一場演出下來看得雲里霧裡。“睜大眼睛也很難看清舞臺細節,尤其是視力較差的老人,如果早知道位置這麼偏遠,或許會帶個望遠鏡過來。”市民吳先生說。
  此外,來自中山大學的李同學在黃花崗劇院觀看了韓國歌舞劇《拌飯》後也認為,“劇院的座位設置中規中矩,但舞臺較小較殘舊,讓演出佈景看起來古板老舊,讓主打Rap和街舞的《拌飯》稍顯違和,觀賞效果稍打折扣,如果在一個更適合的舞臺無疑會讓表演達到一個更高的水準。”編輯:王燕子  (原標題:廣州藝術節上座率達80% 藝術嘉年華回望再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s37isfmf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